由于不同的LED燈珠的亮度與主波長存在相當大的差別,這導致LED顯示屏不同區域存在亮度與色度的差異,出現色塊、白斑、花屏等癥狀,通過對逐個LED燈逐個采用針對性驅動參數調整來解決該問題,這就是逐點校正。
目前逐點校正常用的定義為:通過對LED顯示屏上的每顆燈的亮度(和色度)數據進行采集,得出對于每顆燈點的校正系數(即對于每個像素的系數矩陣),將其反饋給顯示屏的控制系統,由控制系統應用校正系數實現對每顆燈點對點的差異性驅動,從而大幅提高顯示屏的像素亮度與色度均勻性。
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到,逐點校正技術可以分解為以下三個部分:
一、原始數據采集
原始數據采集是逐點校正的第一步,是最基礎的一步,也是最艱難的一步。按照采集參數看,可分為亮度數據和色度數據兩種;按照采集對象分,可分為模塊級采集,箱體級采集與全屏分區域采集;按照采集環節分,可分為使用前的廠內采集與使用后的用戶現場采集;
二、校正數據的生成
當前,很多數碼相機校正方案都將目標值的設定環節放在采集之前,然而不同的顯示屏有著不同的最佳平衡點,尤其是色度校正。應當將目標值的設定放在采集完成之后,合理的目標值設定要依據采集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,并提供各種參數、圖表和效果圖幫助用戶調整目標值。
三、驅動控制
驅動控制的實現有兩種途徑:一為電流幅度控制,二為脈沖寬度(PWM)控制。由于電流幅度與亮度并不是嚴格的線性關系,且電流的增減會引起LED芯片主波長的偏移,因此,電流控制應用得越來越少,當前逐點校正驅動控制實現的主要方式為調節脈寬。
綜上所述,LED顯示屏逐點校正技術與LED節能技術已經成為目前LED顯示屏最具市場價值的技術,得到迅速的發展。